从德清至安吉,从长兴至南浔,今年暑假以来,体育学院的党员教师们带着对体健教育事业的热枕,开展“送体育下基层之科学健身大讲堂”活动,为各乡镇带去了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。
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五十年,幸福生活一辈子。可以说,我们这个课堂到目前为止卓有成效,其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对自主选课的合理运用。”项目负责人、体育学院蒋立旗老师说。在整个课堂开始前,讲师团会经过讨论拟定出一系列受众面广、针对性强的课堂主题,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基层,由各乡镇来自己挑选适合的课程。通过自主挑选――反馈研究这样一个上下互动的方式,讲师团队摆脱了内容空泛、课题单一这些社会普及教育工作常有的毛病。
“比如在老年人占多的长兴县雁陶村,我们应他们要求上了一堂‘科学健身与慢性病防治’,专门针对老年人所常见的慢性病进行了一些知识普及,而在县图书馆我们开的则是‘走出健身误区’,让更多的中老年人科学地有效地去锻炼”。 蒋立旗老师举了几个例子。
在授课当中,很多群众反映生动形象的课程、老师接地气的教学方式,帮他们走出了很多锻炼误区。“我本来每天早上都起大早来锻炼身体,经教授一说才知道清早的空气其实是不新鲜甚至有害于人的健康的。”爱山街道一位离休老干部在上完一堂有关科学锻炼的课后如是说。
“我们举办‘科学健身大讲堂’活动的初衷就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普及科学锻炼知识,这也是我们体育学院教师党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探索之一,这也充分发挥了教师党员在教育、引导、团结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。”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沈江龙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