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将“教育强国”“精准扶贫”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”文件精神引向深入,5月9日下午,体育学院在明知楼203会议室举行了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结对仪式。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长杜宁出席,体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,湖州中学、湖州市水上运动协会、湖州市社体中心、湖州市都市花园社区等四个志愿服务站代表、全体教师,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学生近130人参加会议。
会上,体育学院党委介绍了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。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是学院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展,以“让特长师生更特,让优秀师生更优,让困难师生脱困”为宗旨,采取了432分类分层模式,4是指党员教师“四个一”结对,3是指领导干部“三个一”结对,2是指教师党支部“二个一”结对。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通过多形式的结对培优、结对帮扶,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,领导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引领学生成长成才,激发教师专业发展,满足社会团体需求,助推学院加快发展、内涵发展、赶超发展。
在“培优帮扶”结对仪式环节,学院领导向结对系部、支部颁发象征责任与关爱的“结对记录本”,各支部教师向结对学生赠送了励志书籍;教工党支部向各结对的志愿服务点颁发了“志愿服务站”牌。结对党员教师代表刘炼,结对学生代表陆宵吉,结对“祝愿服务站”代表都市花园社区分别在会上作了会议发言。
杜宁对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予以了充分肯定。她说,体育学院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学院,更是一个特别团结温暖的集体,开展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具有积极意义,既践行了学校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精神,也传承了体院教师“乐于奉献”的优良传统,同时,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她强调,学院全体师生要统一思想,提高站位,充分认识 “培优帮扶”工作的重要性;要加强领导,落实责任,建立“培优帮扶”工作长效机制,要明确任务,把握重点,认真落实“培优帮扶”各项措施举措,力争使“培优帮扶”工程想在实处、做在实处、成效在实处。
据悉,体育学院早在10年前就开展对学业、家庭经济等困难学生的“结对帮扶”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“培优帮扶”结对工程是在原“帮扶结对”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由最初的教师结对困难学生的单一“结对帮困”模式,转变为教师结对学生、领导干部结对教师、支部结对志愿服务站的多元结对帮扶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