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新支部追梦新时代 五面旗帜引领新征程

发布日期:2018-07-19浏览次数:58

五新支部追梦新时代  五面旗帜引领新征程

 

体育学院社体系教工党支部

体育学院社体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2人,其中:教授1人,副教授1人,博士2人,硕士研究生8人。近年来,社体系党支部在校、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“新时代 新征程”的号召,努力创建“五新”党支部,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、育人等方面树立“五面旗帜”引领学院事业发展新征程。

一、主要做法

党支部紧紧围绕“以党建带队建、以队建促业务”的工作思路,通过创“新理念”、 “新机制”“新模式”“新载体”“新格局”,在支部党员队伍建设上释放新动力、激发新活力、增强新实力、挖掘新潜力、展示新力量。具体做法如下:

(一)创“新理念”,释放党员队伍新动力。

社体系教工党支部坚持“思想先导”理念,构筑支部工作的着力点。用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党员教师工作热情;坚持“融合协同”理念,找准支部工作的重心点。自觉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学院业务中,统筹到中心工作的各环节,做到中心工作强调什么,党建工作就突出什么;中心工作需要什么,党建工作就保障什么;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,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;坚持“全员服务”理念,踏准支部工作的落脚点。支部工作扎根师生、连接群众、支撑政企,全面推进服务师生、服务群众、服务政企的一体化建设。

(二)创“新机制”,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。

社体系教工党支部建立督导机制,将支部党建工作与系部业务工作同部署、同检查、同考核,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,对工作滞后的党员,支部采取结对帮扶针对性进行指导;建立约谈机制,构建“任务量化分解到人,责任考核具体到人,不完成任务约谈到人,问责结果运用到人”的党建引领肃纪跟进机制,强化支部建设在队伍建设中的龙头地位;建立引领机制,开展“最美党员”评选,树立政治素质“硬”、作风形象“正”、联系群众“亲”、进步发展“快”、工作业绩“优”先进典型;推出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廊、教职工大会“四位一体”舆论宣传载体,宣传典型、弘扬正能量,引领价值取向。

(三)创“新模式”,增强党员队伍新实力

近年来,支部通过“三转变”创新“三会一课”模式,营造支部政治生活新常态。一是变“严肃”为“活泼”,通过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观摩党员先进事迹,用好的榜样的力量,增强“三会一课”吸引力;二是变“单一”为“多元”,通过发放资料自学、微信公众号在线互动、小组研讨交流、业务专题报告等方式,实现“线下与线上”“集中与自主”“党务与业务”的融合,增强“三会一课”针对性;三是变“坐而论道”为“实践体验”,将“三会一课”移到实践基地、志愿者服务站,发挥支部党员的知识、技能,展示党员的责任、担当与表率,增强党员队伍新实力。

(四)创“新载体”,挖掘党员队伍新潜力。

近年来,社体系教工党支部借助“互联网+党建”新平台,积极开展指尖上的“微党建”,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建微信支部”“QQ支部”,实现党组织与党员 “零距离”营造“处处是课堂、时时受教育”的浓厚氛围;创新建立“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”“青年学术沙龙”“党支部教研论坛”“党员教学成果展示”等活动载体,开展学习、交流、培训,增强党员意识、提升党员素养,挖掘党员潜力;创建“培优帮扶”载体,围绕“让特长师生更特,让优秀师生更优,让贫困师生脱困”目标,开展党员教师“四个一”结对,领导班子“三个一”结对,党支部“二个一”结对,用实际行动与实践效果诠释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、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。

(五)创“新格局”,展示党员队伍新力量。

党支部始终坚持“贴近群众、贴近需求、贴近实际”的工作思路,牢牢遵循“健康中国”理念,精准对接“健康湖州”建设,发挥党员教师运动健康专业理论、专业技能、赛事管理和博(硕)士人才优势,组建“康体服务”专家团。通过“走出课堂,突出实操”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指导能力,壮大专家团队伍规模,提升专家团服务水平;通过“走近群众,专业指导”引领大众科学健身理念,提高群众健康水平;通过“走向社会,服务政企”支撑体育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,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。近年来,“康体服务”专家团从建立首个志愿者基地以来,目前已迅速拓展到88个社区、乡镇、居委会、特殊学校等志愿服务站点,面向中老年、青少年和特殊弱势群体,开展带操、排舞、亲子游戏和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运动,实现了服务“区域”“对象”“内容”的全方位拓展,铸就了一支技艺精湛、敬业奉献的铁军,成为一群勇于探索、积极推动“健康湖州”建设的排头兵。

二、实际成效

社体系党支部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通过创“五新”支部,“五面”旗帜,形成了教学业绩优秀的是党员,科研成果突出的是党员,工作中勇挑重担、兢兢业业的是党员,学习刻苦勤奋、肯于钻研的还是党员的喜人景象。

1.树“教学”旗帜,教学改革展“新风貌”

近三年,支部党员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实践教学模式构建、精品课程、创业教育课程、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走在前面,建立教育实践基地9个,构建了“校企共育”“3+1”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。支部党员主导学生“实践周”教学模式改革,推动学生“专业技能大赛”升级为“专项通关赛”;党员教师主持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项,主持校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、校教学模式试点课程项目1项,主持建设精品课程1项。

2.树“科研”旗帜,教师发展呈“新气象”

近三年,在支部党员刘炼、赵臣等博士的带领下,每年举办“青年学术沙龙”近10期,学院科研氛围日渐浓厚。近年来,党员教师教研科研立项达10项,党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立项达25余项,成功申请专利2项;党员教师发表教研、科研论文20余篇,获奖论文11篇,其中获省第五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1项,获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1项;获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三等奖1项;获得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项。

3.树“管理”旗帜,运动训练出“新成效”

近年来,支部党员依据《湖州师范学院运动队管理办法》,加强对运动队科学管理和严格要求,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,制定学习与训练相长、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制度,通过定期召开培训会议、言传身教制定训练计划、拓展外派学习渠道,打造思维敏锐、精通业务、德技双馨、善于管理的教练员队伍。支部现有国家级空手道裁判1人,国家一级田径裁判2人,国家一级跆拳道裁判1人,国家一级乒乓球裁判1人,多人次获得各级各类体育赛事道德风尚教练员、裁判员称号。近三年来,支部党员带领运动队在参加全国、全省性大学生运动会、大学生锦标赛中成绩斐然,获49金45银34铜。支部党员因运动队管理成绩突出获校“胡瑗卓越管理奖”荣誉称号。

4.树“服务”旗帜,服务社会创“新品牌”

近三年,支部党员创建“康体服务”专家团,指导学生志愿者推广全民健身,累计服务群众20余万次,服务时间达3万多小时,有效促进了群众体育上规模,科学健身上水平;充实“健康湖州”力量,累计培训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多人,非奥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800多人次,培训太极拳剑、软式网球、舞龙舞狮近1000人次,培训和鉴定初级游泳救生员、教练员500余人次,健美操教练100多人,网球教练100多人,跆拳道教练近50人;繁荣体育产业市场,助推地方体育产业新发展、新规划,2014-2015年共有13个体育产业项目入选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库,新增现代化示范乡镇1个,省体育特色乡镇2个。《创建“康体服务”专家团,争当“健康湖州”排头兵》获校第二批党建特色品牌

5.树“育人”旗帜,人才培养上“新台阶”

支部党员始终牢记“立德树人”使命,用“心”育人,短短两年时间学生学籍预警人数降低50%。学生社团屡获嘉奖,先后获得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、“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”、“浙江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”、“湖州市青年文明号”、“湖州市先进志愿者集体”等荣誉;学生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、市、校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;学生考研成绩喜人,近三年学生备考研率从7.5%提高到37.5%;优秀学生辈出,丁蓓蓓等多名学生获校“五四青年”奖章、校“十佳大学生”、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;陈芬芳被评为“感动浙江十大人物”。人才培养得到肯定,学生就业率每年均超95%,社会体育为全校唯一绝对优势专业。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5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,毕业生就业竞争力、薪资水平、就业满意度、母校满意度、各分项满意度、师生亲密度等各项指标上均排学校第一,部分数据居全省同专业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