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院系之一,学院始建于1978年的浙江省嘉兴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科,1999年3月升格为湖州师范学院体育系,2002年底成立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。现有体育教育(师范)一个本科专业,2005年体育教育专业入选校级重点建设专业,2021年通过教育部体育教育专业二级认证,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66/193,位列B+。2022年获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,2023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。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,学院始终秉承“明体健行”的院训,倾力培养具有“厚基础、强能力、重实践”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教师。先后荣获“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浙江省“贯彻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》优秀学校”等称号。
师资结构持续优化。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0人,其中专任教师60人,高级职称17人,外籍教师1人,博士24人,另有行业导师13人。具有博导经历教师2人,拥有硕士生导师22人,国际级健将2人,国家级健将5人,浙江省中小学教材专家库成员1人,入选湖州市南太湖优秀文化人才、浙北英才等市级人才计划8人。
人才培养成果丰硕。学院下设体育教育系、公共体育部、研究生部,设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、体质健康测试中心、实验场馆管理中心、服务地方合作中心及理论、田径、球类、操舞、群武等教研室。现有在校本科生475人、研究生85人,学生近年来在全国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2项,在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,在省级师范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3项,多名优秀毕业生到北京体育大学、上海体育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进一步深造。建有田径、健美操、武术、空手道、跆拳道、网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排球、足球11支运动队,各运动队近五年在全国及省级以上大学生比赛中获176金162银147铜的佳绩。
科研创新提质增效。学院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、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、湖州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。近年来,学院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,学院教师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。主持省(部)级科研项目18项,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、浙江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,厅(局)级科研项目50余项;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;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,其中一级期刊以上80余篇、核心期刊100余篇;专著(含权威出版社)及主(副)编教材近20部。
实验场馆设施完善。学院现有400米田径场2个,风雨操场1个,室外篮、排、网球场地60余片,2300座室内体育馆1座,室内教学馆3400余平方米及一个比赛标准游泳池。拥有运动生理学、运动解剖学、体育保健学、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5个实验室,总面积近900平方米,可满足各层次学生教学、比赛、训练和实验科研的需求。
校地合作双向赋能。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,积极服务地方体育事业。先后与湖州市体育局合作成立“湖州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基地”“湖州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”等,学院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小铁人系列赛湖州赛事、连续举办浙江省中小学田径、足球、花样跳绳等项目师资培训班、连续4年参与协办中国水上运动名校公开赛等,为浙江省和湖州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学院智慧和力量。
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来校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“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知识、有志向、有用、有为”的“六有”人才培养要求,强化“学生为本、学者为重、学术为要、学科为基”办学理念,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,朝着在国内体育院校中有影响、省内同类院校中学科优势明显、地方特点与办学特色鲜明、幸福和谐的教学科研型学院目标迈进。